祠堂文化 |
|
苏轼《三槐堂铭》及释文 |
|
|
文章作者: 发布日期:2013-12-9 阅读次数:[9284] |
|
|
|
|
按,《三槐堂铭》是宋时苏东坡给王氏家谱写的一篇铭文,苏东坡为什么为王氏写这篇文章,文中都有交代。阅读并粗释本文,原来是为一位王姓朋友给看其家藏之王氏族谱,因为是古文,要求试一为之解释的。王氏族谱中不独有苏轼的文章,还有欧阳修的写的谱序,较短些。苏轼的《三槐堂铭》被清代的吴楚材、吴调侯叔侄选入了《古文观止》,从此成为历代士子必读的文章。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,长期设馆授徒,《古文观止》是为学生编的教材,因为选文精当,成为旧时畅销不衰的语文教材,旧时今天仍不失学习价值,所以将08年的文档贴在这里,以供同好者一哂。再,(809)文被隐藏,故此文为(810)。
天1可必2乎?贤者不必贵,仁者不必寿。天不可必乎?仁者必有后。二者将安取衷3哉? 吾闻之申包胥4曰:“人定者胜天,天定亦能胜人。”5世之论天者,皆不得其定6而求之,故以天为茫茫。善者以怠,恶者以肆7。盗跖8之寿,孔、颜之厄9,此皆天之未定者也。松柏生于山林,其始也,困于蓬篙,厄于牛羊;而其终也,贯四时,阅千岁而不改者,其天定也。善恶之报,至于子孙,则其定也久矣。吾以所见所闻考之,而其可必也审10矣。 国之将兴,必有世德之臣,厚施而不食其报,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11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。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,显于汉、周之际,历事太祖、太宗,文武忠孝,天下望以为相,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。盖尝手植三槐于庭,曰:“吾子孙必有为三公12者。”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,相真宗皇帝于景德、祥符之间。朝廷清明,天下无事之时,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。今夫寓13物于人,明日而取之,有得有否14。而晋公修德于身,责15报于天,取必于数十年之后,如持左契16,交手相付。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。 吾不及见魏国公,而见其子懿敏公,以直谏事仁宗皇帝,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,位不满17其德。天将复兴王氏也欤?何其子孙之多贤也!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18者,其雄才直气,真不相上下。而栖筠之子吉甫,其孙德裕,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;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。由此观之,王氏之福,盖未艾19也。懿敏公之子巩,与吾游,好德而文,以世20其家,吾是以录之。 铭曰:呜呼休21哉!魏公之业,与槐俱萌;封植之勤,必世乃成。既相真宗,四方砥平22。归视其家,槐荫满庭。吾侪小人,朝不及夕,相时射23利,皇恤阙德24;庶几侥幸,不种而获。不有君子,其何能国?王城25之东,晋公所庐;郁郁三槐,惟德之符26。呜呼休哉! 注释: 1. 天:天道,天理,天命,指人事规律性。本文一再讲到“天可必不可必”的问题,意在说明*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的“天命论”;文章在主题是夸饰宋代王氏家族的功绩和阴德,把功名富贵说成是个人努力积德行善而的得到上天的回报,没有考虑到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。这篇文章被选入《古文观止》,文章起承转合都很熨帖,历来影响很大。 2. 必:必定应验,注定、灵验的意思。 3. 衷:“衷”即“中”,恰当,合适。 4. 申包胥:春秋时楚国的贵族(大夫),姓公孙,因为祖上的封地在申,所以史称“申包胥”。 5. 人定者胜天,天定亦能胜人:苏轼引用的这句话源自于《史记•伍子胥列传》。伍子胥和申包胥是两个好朋友,都是楚国人。伍子胥的父亲被楚王杀害,为报杀父之仇,伍子胥帮助吴国消灭掉楚国。申包胥却坚决要恢复楚国,于是派人去跟伍子胥说:“吾闻之,人众者胜天,天定亦能破人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天有定数,人间的吉凶、祸福、得失等都是由天意所安排的——现在看来,是粗陋的。 6. 定:这里是指结局、结果、定局。 7. 肆:放肆,放纵。 8. 盗跖:即柳下跖(音直),姓柳下,名跖,为柳下惠之弟,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反抗奴隶主统治的起义军领袖,古时候称反抗正统统治的为“盗”,就如国民党时期称共产党为“匪”一样,都是正统给予非正统之“污称”。 9. 孔、颜之厄:孔,即孔丘;颜,即颜回,孔子的入室弟子。两个人的命运都不好,穷困潦倒,事情可以参考《论语》。厄,厄运,指孔、颜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;颜回一生衣食无着,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。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(这里,有怕穷和穷不怕的问题。)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指饥贫等困境;颜回,所止单陋,有时绝粒,穷居自若,言貌无改,所以孔子称他是个贤者。 10. 审:清楚,明白。 11. 守文:遵守已经有的法律法规;文,法制。 12. 三公:王祐曾经接替符彦卿守大名府(今北京一带),以全家的性命担保符氏无罪。当时的人们认为他这是积聚阴德,而王祐自己也这么认为,所以他在自家的庭院里栽了三颗槐树。王祐,山东人,官至兵部侍郎,后来因为次子王旦做了宰相,追封为“晋国公”。王祐次子王旦在景德、祥符年间做了宰辅,被封为魏国公,死后谥文正——历史上,有关王旦的记录和流传的故事很多,王祐、王素则不多;王旦的儿子王素,在朝廷内当任过知谏院、天章阁待制,龙图阁直学士,端明殿学士;在朝廷外当任过一些州府的知州,知府和青州观察使,王素最后的官职是工部尚书,懿敏公为王素死后的谥号。懿敏公的儿子王巩与苏轼友善。三公:周朝为太师,太傅,太保;西汉为大司马,大司徒,大司空;东汉为太尉,司徒,司空;唐、宋仍称三公,但已经没有实权;明、清只用作大臣的荣誉头衔,比如曾国藩死后追赠太傅,彭玉麟追封太子太保。 13. 寓:寄托,寄存。 14. 否:相反。 15. 责:期望。 16. 左契: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,订立契约的双方各执一联,左联又称左券,左契,为索还的凭据。 17. 满:相称。 18. 李栖筠:唐代赞皇(今河北省赞皇县)人,性格直爽,为人推重。李吉甫,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(宰相);李德裕,唐武宗时宰相。 19. 艾:停止。这话有点言过其实。王家到王巩就已经衰落了,王巩只做了主管皇族事务的机关的一名普通官员,就如今日之一般科员。 20. 世:继承。意思是“使得……世世代代保持”。 21. 休:美好,善。参看“休戚与共”。 22. 砥:平。 23. 射:追逐。 24. 皇:同“遑”,闲暇。卹,“恤”的异体字,担心,考虑。 25. 王城:指当时的京城汴京(今河南开封市)。 26. 符:凭据,祥瑞的象征。 译文:天命就一定灵验吗?天意从来就不曾违背吗?事实上,(我们看到)贤能的人也未必就一定能做大官,地位显赫;仁慈的人啦,也不一定就享受高寿,好人也未必一生都能平平安安。是不是上天就不能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兴衰成败呢?老天爷就没长眼睛吗?不是的,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继者;(有道是:“君子之泽,五世不斩。”)那么,这样两者之间究竟取哪一种观点比较恰当呢? 我记得古代的申包胥曾经说过:人的决定能够战胜天命;天算有时也能胜过人算。世人议论天道的时候,往往还没有见到天定的最后结果就妄想天命灵验,所以往往认为天意茫茫一片,根本就没法推究,(世俗以为“天意从来高难问”)。于是乎,世间的人啊,本来一心向善的人也就怠惰了;本来邪恶的人呢,就更加变本加厉,恶上加恶,更加放纵自己,根本就不稍加克制。比如说,盗跖的享有长寿,孔子、颜回却时运不济,都是天道还没有显出最后结局的缘故。这就好比松柏在山林里边生长,它们起初很幼小,被蓬篙围困,遭牛羊啃食残害;可是到后来却四季常青,历经千百年也不改变其本性,这是因为它们的天性已经定型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这也不是立马可以应验的事情,正所谓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善恶的报应,落实到子孙身上,这也是天理早就订定了的。比如,人言所谓“见色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;匿怨而用暗箭,祸延子孙。”以我的所见所闻去考察它,屡试不爽,天理有应验的时候,这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。 国家将要开始兴旺的时候,必定有世代积聚德行的臣子,为国家为百姓都有极大的贡献和付出,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,然后他们的子孙才能跟能够遵守成法的太平君主,共同享受天下的福祉。已故的前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祐,在后汉、后周的时候官位就已经十分显赫了;到了宋朝,又效力于太祖、太宗两朝,文武双全,忠孝俱全,天下的人都期望他能做宰相。然而,王公却因为为人正直,终究不能容于当时的朝廷而不能得到重用。他曾在自家的庭院里亲手栽下三颗槐树,说:“将来我的子孙一定有做到三公的。”不久,王祐的次子王旦在景德、祥符年间做了真宗皇帝的宰辅,被封为魏国公(死后谥“文正”),当时朝廷政治清明,天下安定,他享受的太平盛世的福祉荣耀长达18年。如今,要是寄存一样东西在人家那里,第二天去取,可能取得到,也可能取不到。人生的德行修习也是如此,现在的行善积德,不久的将来也许有回报,也许不会有回报,也许要很久很久才会得到回报。但是,晋国公王祐的在自己身上修养德行,积善集德,期求上天的回报,真的就在几十年之后就能取得,就好像拿着契约书与对方亲手交割一样快捷。我因此相信天道果然能够灵验的道理。 我出生也晚,没有能见到魏国公,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王素。王素以直言敢谏事奉仁宗皇帝,在朝廷内外侍从皇帝、管理军民三十多年,他的官职远远低于他的德行所能胜任的官职。这也许是上天打算让王氏家族再兴旺起来吧!不然,王家的子孙怎么大多都很贤能呢?世间有人把晋国公王祐比作唐代的李栖筠的,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、刚直气节真是不相上下;而且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,孙子李德裕,功名富贵大略也和王氏相等。但是,若论忠恕仁厚,李氏一家就赶不上魏国公父子。由此看来,王氏一家的福禄还正旺盛不衰呢。王素的儿子王巩,跟我交游颇多,好修德行,又有文采,继承了他的家声,我也因此记叙了王氏一家的这些美德美行。 铭文说:呜呼休哉!魏公之业,与槐俱萌;封植之勤,必世乃成。既相真宗,四方砥平。归视其家,槐荫满庭。吾侪小人,朝不及夕,相时射利,皇恤阙德;庶几侥幸,不种而获。不有君子,其何能国?王城之东,晋公所庐;郁郁三槐,惟德之符。呜呼休哉! 附注:*佛教将一个世界分为“三界六道”,三界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而有六种生灵在此三界轮回,即天、非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佛教认为“三界六道”中的各个生灵,都有各自的寿限,寿尽而又传入其他的处所,如此在六道之中不断轮回,没有尽头。印度佛教大师世亲的《俱舍论》中对此有详尽的论述,藏传佛教的不少大德的有关著作也很多。格鲁派寺院的经学院中,将《俱舍论》列为必修的五部大论之一,极为重视。因此“轮回”是佛教理解人生的主要观念,也深入信教者的意念中,而且成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。一些有学识的大师、学经僧人对此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,而一般的世俗信徒虽不能完整深刻的认识,但对“轮回”基本的含义都是非常清楚的。普遍相信人有前世、今世和后世,如同车轮滚动,永远轮回。因此,在藏族人看来,今世仅仅是生命轮回中的一站,而非生命的全部,人永远处于入胎——处世——死亡——重新转世的轮回中。同时佛教又认为“轮回是苦”,“三界犹如火宅”,无幸福可言,若有幸福也是暂时的。只是皈依佛门,修持正道,方可脱离轮回。基于对生命轮回的这种认识,藏传佛教信徒十分重视人生的未来即后世,今世是为后世准备的。因此,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,藏族不重现实,而重来世,追求生命的解脱为人生的最高价值。“轮回观念”在藏族社会时常可见,比如当小孩开始说话时,人们就会问他(她)是从哪里来的,并根据孩子最初的言行判断他(她)的前世,或者请活佛高僧指点孩子的前世。而进入老年时期的藏族人,则极为关心他自己的来世,常按自己的愿望进行祈祷,家人也为老者提前举行法事活动,并视为孝道。童年期追索前世和老年期希求好的来世,正好是轮回观念的具体体现。以生命轮回和轮回是苦的佛教理论所确立的人生观,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时空观念,从而形成一种人生的达观态度。但同时对来世的美好愿望慰藉着自身的不幸和痛苦,甘于忍受环境的艰辛、生活的贫穷,并将这一切视为是暂时的,从而一心希求来世的福报。 相信因果业报。因果业报也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,并据此来解释“轮回”。业即人的行为或作为,心理活动名为意业,语言行为名为口业,身体活动名为身业。六道轮回是现象,而决定轮回是因业力存在,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与生死流转的动力,而业往往是由无明即虚妄颠倒的意识决定的。佛教认为“当一个人的生命告终时,其一生动作和行为的总和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,且决定转世的生存者的性格。这就是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。”(《佛教哲学》方立天著)藏传佛教的经典、故事中,因果报应的故事可谓俯拾即是。人们也坚信因果律的普遍性,正如《法句经》中所说:“恶业未成熟,恶者以为乐;恶业成熟时,恶者方见恶。”“善业未成熟,善人以为苦,善业成熟时,善人始见善。”“莫轻于小恶,谓我不招报,须知滴水落,亦可满水瓶,愚夫盈其恶,少许少许积。”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已成为普遍的观念,相信善行和恶行决定着轮回中的处境。对于今生,也常以前世的“业”来加以解释。比如某人生于富裕之家,生活美满,又有权势地位,受人尊敬,则会认为是前世行善积德而得之报应。反之,则是行恶之报。因此提倡此生应多多行善,以求来世福报。人们也常用“因果”来解释人生的许多现象,并以此来评论他人的成败。
|
|
|
|
|
|